近年来随着国家“双减”政策的颁布和实施,让孩子和家长有了更多户外活动的时间。
一、行为规范:
前几天在小区楼下的假山处,有几个孩子家长坐在一起聊天,而此时的假山上面有十多个孩子,在上面攀爬嬉闹(大的十几岁、小的四五岁)甚是“快乐”。
紧接着我又转到了滑滑梯那里,场景更是“热闹”有近二十几个孩子,周围站了更多个监护人。
追逐打闹、肆意攀爬,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!可是,我作为一名调解员,由于这样的“放纵”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案例,举不胜举,有些在学校、有些在小区、有些甚至在其它公共场所。身体受伤害的是自己,出现问题发生纠纷的又是谁。
孔子曰: 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公共场所的种种表现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。
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,老师会教给许多文明礼仪,一些家长并不在意这些,他们往往觉得孩子还小,就任由他们去“释放天性”
动物园明令禁止喂食,但有的家长还乐此不疲地鼓励孩子把手伸进去送食。
公园或小区假山旁“禁止攀爬”的牌子赫然在目,但还是有孩子在家长的默许下,爬上爬下。
地铁或公交车上,娃把扶手当单杠,表演各种花式动作,一旁的家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“勿以恶小而为之”
若家长(监护人)不赶紧给孩子补上“文明规范”这一课,也许以后他会酿成逆天大祸,都知道行人靠右侧行驶,不做低头族,可有些人......
暑假很快到了,带孩子游玩、购物的时间会多起来,在公共场合,一定要把这两个东西教给孩子,一是规则,二是安全。切不可麻痹大意。
(1)为孩子树立榜样:父母是孩子的“一面镜子”言传身教,胜过千言万语。
(2)边界明确:私人空间和公共场所之区别,必须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,切不可混为一谈。
(3)承担责任警钟长鸣:若孩子对公共设施或他人造成伤害,必须承担,切不可因为小而不承担后果,把规则当底线,把安全放第一。
二、挖掘潜能刚柔并济
陶行知曾说:“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,都对儿童有害。一是忽视;二是期望太切。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;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,反而促其夭折。”
我记得看过一档节目,接受采访的是刘欢老师。
刘欢老师说:“把放纵当作快乐教育,是他人生中最错误决定”
“我女儿音乐底蕴很高,感悟力和天赋特别好,按理说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,还是可以推一把。
但是,我和我太太觉得对孩子应该从小奉行快乐教育,让她有一个愉快的童年,别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所以一直没有迫使她学这学那,现在我觉得有点后悔。
刘欢和妻子卢璐在对“掌上明珠”的教育问题,几乎都是遵循“快乐学习”的原则。最后很后悔。
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:让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负责任
董 卿—— 主 持 人 是 文 人 不 是 演 员。
“我一直保持着,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,这个是几乎雷打不动的。没有什么特别的,无所谓坚不坚持,就是你习惯了。卧室里没有电视机,没有手机,没有任何电子产品,这是我的一个习惯,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就可以睡觉。”
我看过她的经历,还有一档电视采访,知道了她有一个严厉的父亲,从小就逼着她读了很多书,虽然从前她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,可等到长大后自己可以出口成章时,她才明白父亲这些年给予自己的是什么。
通过其讲述,我们就可以看到,任何人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,而积累所拥有的强大内核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够幸福的保障。
在我认识一些家长朋友中,经常会有些自豪地说:“我不想给孩子太多的压力,只想他有个快乐的童年,不想让孩子留下阴影,否则一生都难以疗愈,平时更不怎么报兴趣班、辅导班,孩子每天很开心!”
很多教育学者都站出来说:一定给孩子从小就要立规矩,尤其要从那些生活细节的角度出发,给孩子们明确规定什么事情应该做,什么事情不应该做,什么事情必须做。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走向独立、优秀和自律。
其实,给孩子培养一些好习惯,的确能够帮助他们向好成长。
看似自由的爱却让孩子在一生都生活的很吃力。
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曾说:“快乐教育好像只能快乐那么几年,你爽了你的童年,就要在你的中年,你的老年付出代价”。
教育和陪伴高度一致 不要想着“树大自直”
惰性和自私是人的本性,孩子更不例外。
孩子在小的时候别指望他能自觉,面对电视、手机、游戏、零食.....大人都很难保持克制,更何况几岁孩子。
孩子在养成自律 自觉和优秀的前期,靠的就是父母监督和指导,在陪伴的过程之中,及时发现、及时纠正。
不论是家规的明令要求,还是家长给孩子指出的良好习惯,都可以侧面看出孩子未来养成的品性方向,甚至能够折射出家长的教育水平,可以说孩子的言谈举止等等一切行为习惯代表的是家长。
最近几年特别是“双减”之后,太多的家长拍手欢迎,孩子家庭作业少了,压力小了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。真正的“静待花开”什么都不管了,做到了放养和快乐教育。其实,每个孩子都是一株“幼苗”在不同的成长时期,给予不同的教育“营养”。
常言道: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
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放养孩子一切顺其自然,却忽略了如何让孩子懂规懂矩,也就是只看到了快乐,却忽略了教育。
孩子终究是孩子,必要的时候需要扶一把,需要施加一点压力,而不应该顺其自然。
可以严厉,但要有耐心,可以慈爱,但要有威信,只有用心浇灌,才会有花开的一天。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通过这次唐山打人事件,不难看出,对一些社会规则没有敬畏之心。对孩子如果从小不约束,慢慢变得无法无天。
千万别对孩子在该立规矩的年龄,跟孩子做朋友。
对孩子们来说规则即是界限。
什么事情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可以做。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;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;告诉孩子我爱你,但我绝不纵容你。
祝愿每个孩子健康 快乐成长将来做个有用的人才。
—— 教育植根于爱 ——